“开卷文珠——春天的故事与情怀”系列讲座第四讲|落花飞絮送残春——《红楼梦》里的春天

22

Body

      4月15日晚,中文系(珠海)在海滨红楼15号举行了“开卷文珠——春天的故事与情怀”系列讲座第四讲:落花飞絮送残春—《红楼梦》里的春天。本次讲座也是此次开卷文珠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,张文澍教授主讲,系主任朱崇科教授主持。
      “红楼隔雨相望冷,珠箔飘灯独自归。”暮春时节,百花盛放了一季的烂漫之后慢慢飘零入泥,而在落红残香中又孕育着盛夏的气息。  

11

      讲座伊始,张文澍老师向大家展示了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《春晓》《春雨》、李煜的《相见欢》和欧阳修的《蝶恋花》等描写暮春情景的诗词名篇,通过生动细致的讲解,让大家在诗词中领会到暮春的美感,并将大家引入到“惜春”的情境之中。随后张文澍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日本的经历和赏樱的照片,既为讲座增添了乐趣,又引出“落花飞絮送残春—从黛玉的《葬花吟》谈起”这一讲座题目。接下来张老师为大家朗读并讲解了陈寅恪先生的《红楼梦新谈》一诗,作为讲座正文的开始。张老师详细介绍了《红楼梦》甲戌本(脂銓本)石头记影印本和庚辰本(脂京本)石头记影印本,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《红楼梦》的有关研究资料。
      讲座主要内容为《红楼梦》的第25-28回。首先,张老师对小说这四回演绎的四条线索进行分析:一、第二十五回:贾环嫉妒、怨恨宝玉占尽贾府风光,故意打翻烛台,烫伤宝玉。以及由此又衍生出的两条线索—赵姨娘害宝玉凤姐和黛玉探伤;二、第二十六回:晴雯没有给黛玉开门,开启了贯通二十六、二十七、二十八三回的宝玉、黛玉之间闹小脾气、斗气的情节线索;三、第二十七回:回末,黛玉伤春,咏《葬花吟》。四、第二十八回:宝、黛和好。但贵妃元春忽然从宫中赐物,预兆“官方”眼中评判“木石前盟”和“金玉良缘”的不对等。四条线索的梳理,使同学们更清楚地了解了本四回的内容,并联系文本前后文,从整体上更好地认识《红楼梦》。

22

      张老师回扣“春”之主题,梳理了本四回中有关春的描写,让同学们感受到曹雪芹写作技艺的精妙。随后,张老师讲述了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回有关宝玉、黛玉感情的纠结及其发展的有关交待,既紧扣文本进行分析,又引用甲戌本和庚辰本的评语作为证据,有理有据,向同学们展示了宝黛钗的情感变化和线索。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,张老师又总结出有关本四回的五点结论,精辟准确,提升高度,发人深思。最后,张文澍老师为大家播放了歌曲《葬花吟》,在凄美动人的歌声里,在场师生真切地体会到了红楼之美,红楼之意味无穷。
      在提问交流环节,贾智副教授补充讲解了黛玉葬花和日本樱花文化间的关联和区别。在场同学向张老师提出自己对《红楼梦》的有关想法和问题,张老师一一回答,并进一步讲解相关知识,使同学们获益匪浅。
      总结阶段,系主任朱崇科教授谈到,“开卷文珠”的创办宗旨是让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,能够深入浅出地感受到阅读的智慧和乐趣,过去的四场讲座达到了该目的,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提升。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”,期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,喜欢上读书,读好书,通过读书,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。

33

      平畴交远风,良苗亦怀新。这个春天,在“开卷文珠”的四场讲座中,师生同聚一堂,一起度过了四个精彩的讲座之夜,让同学们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并有所收获。讲座虽已结束,但读书之旅仍在继续。正如张文澍老师在讲座最后提到的:“自然界的春天过去了, ‘开卷文珠——春之系列’四讲也结束了,但是,学术的春天和理想的春天应永驻我们心中。”